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容积率建筑密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容积率建筑密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建筑面积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区别是什么?
建筑面积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区别:
1.建筑面积密度:也叫居住面积密度,指居住单元内居室面积总和与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团内土地总面积之百分比。该指标与居住建筑层数有直接关系。层数越多,居住建筑面积密度越大。
2.建筑密度:也叫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为建筑的水平投影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建筑密度与建筑的高度和楼层数无关。
3.容积率:容积率指住宅小区内,记容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地下室不计入容积率),一般楼层越高,容积率越大。
很多回答把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给混了建筑面积密度是每公顷建筑用地上容纳的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单位是:㎡/公顷容积率是指一定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无量纲都能反映地块开发强度
什么是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化率?
消费者在购房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外,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注重,他们特别关注在商品房销售的广告中常见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容积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之比。
绿化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以上所提到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是指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一般包括建设区内的道路面积、绿地面积、建筑物(构筑物)所占面积、运动场地等等。
特别提示:对于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决定地价成本在房屋中占的比例,而对于住户来说,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越低,居住密度越小,居民的舒适度越高,反之则舒适度越低。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1.6;
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
2、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40%;绿地率≥25%;
3、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4、用地性质:居住(兼容商业金融、行政办公);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3.0;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5、用地性质:商业、办公(兼容旅馆业)用地;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2.4;
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
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8;
建筑密度:≤55%;
7、用地性质:商业金融、居住(兼容行政办公)用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容积率建筑密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容积率建筑密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angrunqihuo.com/post/7999.html